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中之重,改革的關鍵是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國家衛計委在關于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中,對我國公立醫院改革提出了多項措施和目標。
報告指出,將從落實政府責任、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深化編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以及大力推進改善醫療服務等四方面,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據了解,從2015年我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已有100個城市開展了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積累了一定的改革經驗。到2016年,又新增100個試點城市,目前全國試點城市達到200個。衛計委表示,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到2017年全面推開。
報告指出,將全面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責任,取消藥品加成,采取綜合措施切斷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耗材間的利益鏈。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等,建立科學合理補償機制。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降低藥品、醫用耗材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價格,合理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嚴格控制不合理檢查檢驗費用。
報告提出,將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步驟,通過集中采購、醫保控費、規范診療行為等措施降低藥品、器械、耗材的虛高價格,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騰出空間,并與薪酬制度、醫保支付、醫療控費、分級診療等措施相銜接。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與此同時,積極推進化解公立醫院債務,保證公立醫院在深化醫改中“輕裝上陣”。
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難點就是如何管理好“人”。報告指出,將采取多項措施,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重點,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深化編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
首先,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合理界定政府作為出資人的舉辦監督職責和公立醫院的自主運營管理權限。健全政府辦醫體制,構建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的公立醫院管理運行機制,逐步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其次,落實公立醫院人事管理、崗位設置、崗位聘用、內部分配、運營管理等獨立法人地位。健全院長選拔任用機制,實行院長任期目標考核和問責,探索建立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制度。此外,還將推動構建包括戰略規劃、質量管理、流程管理、物流供應管理、人事管理、崗位職責、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內容的管理體系。
與此同時,加快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建立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的分配激勵機制,著力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將醫務人員收入與服務數量、質量以及費用控制情況等掛鉤,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耗材、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報告指出,將大力推進改善醫療服務,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并提出在2017年所有三級醫院和80%以上的二級醫院實行臨床路徑管理的目標。
報告提出,將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一步落實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做好預約診療、日間手術、信息推送、結算服務、藥事服務、急診急救、優質護理等工作。三級醫院全面實施預約診療,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改善就醫感受,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根據報告,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將率先在城市三級醫院試點推進日間手術,不斷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實時健康扶貧工程,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建立健全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制,依法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轉載 今日頭條